(点击次数[]次 更新时间:2017-5-16 16:27:56)
垃圾岂能“假装在分类”
在领导视察垃圾分类前,慌忙往垃圾桶内塞垃圾;领导走后,垃圾桶,摆放的垃圾桶立即减半,这是广州市政协视察组视察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时,记者在滨江东综合市场发现的情况。在江湾社区、涛景社区、大元帅府小学、海珠区政府等其他地方,视察组也遭遇不少“尴尬”。
现在很多小区都设置了分类垃圾桶,但不知道有多少小区和市政协视察组所遇到的情况差不多。倘若像滨江东综合市场那样,在领导视察面前假装分类,这种分类又有何意义?“假分类”不但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,对推广垃圾分类也会产生反面作用。
不可否认,做好垃圾分类,要靠市民的自觉,眼下离自觉分类似乎还有一段距离。但“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义”,要市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,一方面需要官方的宣传、引导,另一方面也需要试点的小区、市场管理者能率先做好垃圾分类的榜样,如果连综合市场的工作人员都抱着走过场、做做样子的态度,觉得分不分类无所谓,摆几个垃圾桶就是垃圾分类,那么又如何引导市场的商户进行垃圾分类?
政协视察组的视察暴露了当下广州在推广垃圾分类中遇到的问题,垃圾桶,而且据广州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,果皮箱 ,这种“假分类”的问题相当普遍。此外,从下月底,广州将启动垃圾计量收费试点,试行新的垃圾收费模式,多扔垃圾将多收费,如果“假分类”的情况不解决,也将影响到计量收费的公平公正性。因而,如何杜绝垃圾分类中的假分类、走过场,必须引起重视。
首先,不妨反问一下,市民的“假分类”是否和垃圾桶数量不够、设置不合理有关?像滨江东综合市场那样,视察组一走,分类垃圾桶就“蒸发”不见了,这种应付分类的形式主义做法必须问责。
其次,如果垃圾回收时都是一股脑儿打包运走,居民再怎么分类,作用也等同于零,最终也会伤害市民垃圾分类的热情。所以如何在终端做到严格分类,决定着市民分类的积极性和效果。
最后,广州有不少地方试行以奖励带动市民垃圾分类,像鱼珠街的凭借30次准确投放累积的积分可领取10元的超市购物券。但光奖励还不够,可以效仿日本、巴西等国家“拒收混合垃圾”的做法,来强力推行垃圾分类。
服务热线:4000-520-989 售后电话:86-0757-85610031 传真:86-0757-85610030 邮箱:fsboxin@163.com
佛山三水公司地址: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莘村工业城汇银路20号
广州分公司地址:广州市番禺区洛浦沙溪村东一街66号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。
产品不断改良升级,尺寸容积颜色仅供参考,如有变动恕不另行通知,请以实物为准。
佛山博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45646号 技术支持: